人物关注
踏踏实实做人是态度 认认真真做事是细节——记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三病区纪丕军主任
纪丕军,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现任消化内科三病区副主任。山西省抗癌协会结直肠分会常委、营养学分会常委、核医学分会常委,山西省医师协会康复专业分会常委,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一部。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食管、胃、大肠、肝、胰腺等消化道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以及肿瘤的综合治疗、姑息治疗。
在工作间隙,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纪丕军主任如约而至。他的一句话很能代表自己:“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踏踏实实做人就是态度,认认真真做事就是细节”。在整个采访中,都能感受到纪丕军对工作的严肃而严谨,专业而专注,从消化内科的伊始谈起。
竞争是发展的潜在动力
从建院始1954年的综合内科,到1977年消化独立成组,再到1993年成立消化内科,直到2008年分为消化内科一病区、二病区,2013年成立消化内科三病区,科室划分越来越细,这是疾病发展的需求,也是医学的进步。综合内科,收治各类肿瘤患者,会有博而不专的局限,划分各个学科之后,继而又成立不同的病区,给一个学科又注入了发展的不竭动力———竞争。纪丕军说到,说是竞争,其实更多的是互相促进。从大消化内科到消化内科分为三个病区,变化不少,床位多了,收治患者也多了,彼此之间可以发现不足,包括收治患者总数、病床周转、平均住院天数、各种增长指标等,以及教学、科研、学术论文交流等,有比较、补短板,才有进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总体上推动了医院和学科发展,提高了消化内科整体水平。
消化内科三病区刚开始成立时很不容易,人员配备、技术学习、经验积累等都在摸索中前进。但是在科室不断成长、完善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学习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不论是技术还是理论或者经验,对新人的成长也是一个机会;同时,科室间经常参加多学科诊疗(MDT),临床科室间互相学习,与辅助科室间也可以互相促进。直至现在,成为一个各方面都相对成熟,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消化内科三病区。
协作是发展的持续动力
纪丕军说到,内科还是提倡综合治疗,在精专的基础上,再追求多学科诊疗(MDT),对患者病情进行集中系统分析,并结合患者的疾病分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权衡利弊后确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这不仅能整合医疗资源,还可以促进医院相关专业的协同发展,同时通过MDT的学习方式也可以使更多的医生获得更好的经验,成熟更快,更好的利用资源。这种方式如今在欧美国家已经被普遍使用,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能#限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在医学领域,临床诊治是科研理论与经验的不断融合碰撞。一个人的业务与经验是有限的,而多人协作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为患者制定精准的个性诊疗服务。尤其如今,老龄化加快、多合并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但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从疾病的角度出发,特别是肿瘤的治疗,单一的科室或者专业很难准确地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但并不是每一种疾病、每一个患者都需要MDT讨论。开展MDT影响因素甚多,不止患者,还有相应的规范措施、相关行政管理政策、管理任务及目标、建立专门的MDT管理部门以及合理的收费制度和激励措施等。而我国普遍存在医生少患者多的情况,医生时间和精力有限,缺乏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从而频率不固定,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长效机制,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们继续探索前行。
适合患者是治疗的首要因素
外科系统重在手术,内科系统更依赖药物。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分子靶向、免疫、介入等,都离不开药物的使用。就消化内科来说,当前国内外各种新药层出不穷,国内药企投入越来越大,研发水平越来越高,国内自主研发的药逐年增加,让患者多了更多药物治疗的选择,有些药可能效果差别不大,但是价格有差别,国外进口药昂贵,国产药性价比高,最终使患者获益,“遥不可及的药,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作为医生,对于药物的选择,又有什么样的标准呢?纪丕军说,最重要的考虑是给患者提供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式,让患者获益#化。首先是药物的成本、毒副作用、实际效果,同时要看患者体质、意愿、依从性、经济承受力等。不能光凭厂家、药商的宣传去选择,而是要靠医生的知识储备、临床经验、疗效经验等,并结合患者实际去判断。这样一来,宣传不符其实的药物逐渐会被淘汰。从病种化疗角度来讲,同类的药,其实可用的并不多,我们一般采用全程管理策略,做一个梯队配置:分一线、二线、三线……合理排兵布阵,#限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纪丕军更是形象的比喻到:癌症早期,敌弱我强,打歼灭战,采用手术,把肿瘤整个端掉;癌症晚期,双方均衡或敌强我弱,长期带瘤生存,打防御战,层层做补丁,长期迟滞、阻止敌人,也就是一线最强,二线次之,三线……以此最终赢得生存时间。
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永恒主题
内科系统,医生性别比不均衡,女医生多,在当前放开二胎政策下,面临的一胎二胎产假,还有下乡、进修、考博等问题,在岗的医护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三五天一个值班,有时候,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在这种高强度忙碌的状态下,医生分配给每个患者的时间更是紧张,而对于医患关系,沟通一直是关键问题。沟通的过程,就是陈述病情的过程,我们一直强调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而细心、耐心的沟通:一是可以充分全面的了解患者,提供给患者一种#最适合的治疗,保障医疗质量;二是可以消除隐患,增强医疗安全,稍微粗心,有可能将来就会出现纠纷,谈话的过程就是医疗安全的保障过程。此外,沟通也是医患之间建立互信的一个过程,给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
作为肿瘤专科医院,鉴于疾病的特殊性,来院就诊的患者,尤其是病情诊断后,不仅需要做好患者的疏导工作,患者家属也需要疏导。否则,重度焦虑,轻度抑郁经常会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心脏官能症、慢性胃炎等。纪丕军曾遇到一个患者,检查诊断为肺癌、少量胸腔积液,不是晚期,跟家属沟通时,患者坚持要听,强调说自己能抗住,即使只是告知了部分信息,结果第二天患者还是出现精神症状。而有的患者知晓病情后,能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所以说患者知晓病情,有利有弊,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给什么人看什么病,需要了解患者的脾性、性情,关注肿瘤患者心理健康。
有时候并不是#的治疗,就一定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可。没人能分担得了医生的压力,只有实实在在担起这个责任,即使会被误解,即使医患关系再难,无论舆论如何,作为医生的底线是———治病救人。对于任何人,治疗是平等的。采访的最后,纪丕军如是说。
文/霍仕俊 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