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版 | 专业版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动态 >>文化动态 >>深度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深度报道

业界的领军人物 院所的“新鲜”血液———记山西省肿瘤医院MR/CT室主任、人事科科长张瑞平

作者:霍仕俊 杨艳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张瑞平.jpg

  张瑞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山西省肿瘤医院MR/CT室主任,山西省肿瘤医院人事科科长,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办公室主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卫计委非临床“高端领军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访问学者。中华放射学会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对比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山西省医师协会放射分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卫计委放射质量控制部委员兼秘书,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和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是山西医科大学为数不多的破格晋升的教授和年轻博士生导师。如此的光环,给肿瘤医院带来了至高的荣誉!

  7月28日下午四点半,张主任风一样的步伐来到了院史展览馆。是的,在肿瘤医院上任两个多月以来,身兼多职的张主任一直陀螺一样的忙着,在采访的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电话、信息不断,一会核磁CT室的工作、一会儿人事科的事儿、又或者科研团队……看着忙碌的他,确是那么从容快乐!不知道工作之外的张主任,是怎样的?也许没有工作之外,他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的过程尤其是学术研究、临床工作带给我快乐”,张主任如是说!生命如斯,充实如斯,奉献如斯!

  光环之下,不忘初心

  为医者,重在心系患者,时刻为患者着想。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核磁CT室的工作就获得很大的改观。医院的磁共振检查由于检查部位多和扫描时间长等原因,经常预约需要十天以上才能做上检查,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就诊和手术时间,也影响了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方便患者,张瑞平主任和全科多次商量探索新的预约、检查方案,通过对窗口预约方式和时间的调整,并优化了护士注射的流程,以及对扫描技师的轮班制度的改革,大大缓解了影像检查的等待时间。磁共振预约时间由原来的十多天减少到2天左右,大大缩短了病人的检查候诊时间,加快了住院患者的周转效率。

  同时,开拓思路探索影像新项目。目前基于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像组学是影像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张瑞平教授组织山西省肿瘤医院影像人才与中北大学大数据学院共同举行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AI)技术及临床科研交流会”。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医疗影像,提升影像诊断的效率。

  张主任带领的团队计划组建山西省肿瘤医学影像远程医学中心,建立与部属(管)综合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医三院、阜外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的沟通渠道,建设以本院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平台,在医学专家和患者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真正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专家定期下基层、专科建设统一协调、人才培养培训流动机制、供需资源的共用共享。使省级肿瘤医学影像远程医学中心所覆盖的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无缝连接、高效运行,突出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可及性和高效性,提高医疗服务整体绩效。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深入(下转2、3版中缝)(上接第3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预约诊疗等服务,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看病就医感受,让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上一级专家的诊疗,减轻肿瘤患者就医负担,逐步解决好“大型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矛盾。对于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路漫漫而求索,修身齐心

  提到科研,张主任说到八个字“勤奋、文献、思路、创新”。做科研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张主任却不这么认为,他是一个喜欢解决问题的人,科研于他,就像是攀登一座座高峰,辛苦的同时,却也带来快乐。当听他随意提到,写的#个#标书,写了5年。很惊讶,他如此地锲而不舍,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期间的辛苦!

  科研路上,需要长期厚实的积淀,需要的是实力说话!近年来张瑞平教授在坚持临床工作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的肿瘤分子影像研究,学术研究成果成绩斐然。近年来,获得了3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了国家“863”科研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3项和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以#专利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20多篇,1区SCI文章5篇,单篇#影响因子18.96分,ISTP收录文章12篇,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5部。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被邀请在北美、欧洲放射学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和展板等学术交流。近期完成的“磁导引基因转染干细胞靶向治疗脊髓损伤及磁共振示踪移植细胞的实验研究”项目,经山西省科技厅评审,被评为“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也是近年来临床医生中首次获得的山西省“自然科学”类别的一等奖。

  纳米医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型的学科,目前应用纳米技术可以更灵敏的进行医学诊断和更加有效的疾病治疗;也能在更微观的层面上理解生命活动的过程和机理。张瑞平教授以分子影像学为研究方向,联合国内外生物学、材料学、药学等不同专业人才,打造科研团队,被山西省科技厅赋予“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实现了细胞、分子水平的成像。近年来,他们以纳米颗粒为载体,合成了多种多功能纳米探针,特别是前期合成了一种新型安全无毒、生物相容、小尺寸的黑色素纳米颗粒(MNP)。这种新颖的多功能纳米探针整合药物靶向运输、(下转1、4版中缝)(上接2、3版中缝)药物治疗、双模态分子成像和疗效监测等功能于一体,既可以用于肿瘤的成像,同时又能实现图像引导下的癌症治疗和疗效的监测。该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了国际著名SCI收录期刊Advanced Biomaterials(#区,IF=18.96)。该研究成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纳米制剂用于癌症的诊疗一体化,推动纳米载体向临床转化具有现实意义。

  在其位谋其政,不敢轻心

  徐钧院长上任后,为大家指出建研究型医院的方向。我们需要的是临床与科研并重,科研创新,人才为本。为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院所管理及业务水平,张主任5月份赴北京重点院校招聘,引进专业人才。针对新进一批博士,召开博士座谈会,联系科教科、免疫室、病因室、细胞生物研究室等一些科室,给新来的博士提供平台,重视对他们的培养,了解他们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创新技能与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作为人事科长,为医院发展谋求人才是首要工作。始终将人才资源作为“#资源”,促进院所健康快速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有张主任的影响,会给肿瘤医院带来不一样的科研春天!在一阵又一阵电话铃的催促中,张主任又匆忙地走了,借他调侃自己的一句话“现在就是机器,开足马力,运转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