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温馨提示】食管癌的营养治疗
食管癌是全球乃至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食管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营养不良会对食管癌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包括降低患者对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敏感性和#性,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延缓患者身体恢复,进而降低近远期治疗疗效。
1、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几率高吗?
研究报道,半数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与食管肿瘤引起的吞咽梗阻、吞咽疼痛、胃食管反流、呛咳等有关。全身因素则包括肿瘤引起的厌食、早饱、基础代谢率增加以及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等。
2、怎么判断食管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呢?
营养诊断是营养治疗的前提,营养诊断采用三级诊断体系。
#步:营养筛查
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营养不良筛查三方面,可以分别采用NRS 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 MUST)或者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MST)、理想体重和BMI进行筛查。
第二步:营养评估
通过评估主要判断患者有无营养不良及其严重程度。常用的营养评估量表有SGA、PG-SGA等。PG-SGA是专门为肿瘤患者设计的肿瘤特异性营养评估工具,由患者自我评估和医务人员评估两部分组成。
第三步:综合测定
在营养评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营养不良的类型及原因、分析营养不良是否合并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进行综合测定。综合测定的内容包括应激程度、炎症反应、能量消耗水平、代谢状况、器官功能、人体组成、心理状况等方面。
3、哪些食管癌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呢?
食管癌患者无论是在围手术期前后或者围放化疗期的前后,如果营养评估提示有营养不良,均有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指征。
4、食管癌营养治疗的方式有哪些呢?
包括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途径,经过肠道补充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肠外营养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达到营养治疗的方法。肠内营养相对于肠外营养更具有优势,因此只要患者存在或部分存在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就应尽可能考虑肠内营养。
5、食管癌营养治疗的途径有哪些呢?
口服营养补充(ONS) | l以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经口服途径摄入,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 lONS是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的#途径。 |
经鼻安置导管 | l导管远端可放置在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中。 l最为常用的手段。 l管饲时间短于 4 周可考虑。 |
经皮造瘘安置导管 | l包括微创(内镜协助)和外科手术下各类造瘘技术。 l管饲时间需预计超过 4 周可考虑。 |
肠外营养 | l包括经外周静脉的和经中心静脉的途径。 l外周静脉输液渗透压不能过高,需反复穿刺,易发生静脉炎,不宜长期使用。 |
6、食管癌患者需要补充多少营养呢?
食管癌患者一般推荐能量需求量为25~30kcal/(kg·d)。除了能量的总量需求,还要充分考虑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比例。应该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的供能比例,提高蛋白质、脂肪的供能比例。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质的基础需要量为0.8~1.0g/kg,相当于氮 0.15g/kg。部分肿瘤患者随代谢的变化可以提高到 1.5~2.0g/(kg·d)。一般成人每日需水量为 30-50ml/(kg·d)。另外免疫营养素也有重要的作用,比如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酰胺等对于减少炎症反应、维护肠道功能等都有较大益处。
7、食管癌患者营养治疗效果如何评估呢?
医师/营养师应该定期对营养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监控患者营养治疗的效果,必要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营养治疗疗效评价指标根据反应速度快慢,分为快速反应指标、中速反应指标和慢速反应指标。快速反应指标通常每周测量1-2次,必要时每天测量1次,包括:体重、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炎症参数、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放化疗不良反应等。中速反应指标通常每月测量1-2次,包括:人体测量参数、人体成分分析、生存质量评估、体能评估、肿瘤病灶评估、晚期放化疗不良反应等。慢速反应指标主要是生存分析,通常每3月至半年测量一次。
8、食管癌患者出院后的家庭营养治疗怎么做?
食管癌患者出院后并无意味着治疗的结束,由于手术或者放化疗等副反应的持续存在,部分患者出院后仍会出现进食困难,进而导致营养不良,直接也影响疾病的康复和预后。ONS 是家庭营养最主要的方式,应在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和培训,另外医护人员可通过门诊、电话、网络及上门访视等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及监测,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