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踏实”成就“扎实”“影像”影响人生———记山西省肿瘤医院核磁CT室副主任医师王艳艳
文/霍仕俊 王文雯
医生,在大多数人心中是个严肃干练的形象,这是这个职业的特点,也是这个职业的要求。在数量庞大的医务工作者中,总有一些人的身上带着点“反差萌”。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核磁CT室的副主任医师王艳艳就像这样一股“清流”,外表温柔贤淑的她,在工作中却同样有着一股不服输的认真劲儿。
王艳艳,省肿瘤医院核磁CT室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个人承担山西省科技厅及卫生厅项目各一项,近年发表文章20余篇,范围涉及CT及核磁在胸部肺结节、腹部脾脏,肾上腺及胃肠道方面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个人方向:胃肠道病变的诊断,2015年合作翻译并出版《仿真内窥镜图谱》一书。2017年随团队到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及塔夫茨医院进行研修学习。
“学习”和“经验”,一个都不能少
从1999年至今,王艳艳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已有20年之久,依托于医院大量的病例资源,造就了她扎实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诊断经验,尤其在肿瘤诊断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王艳艳早年师从于山西省著名的医学影像专家宋大庆,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为她后来的医学道路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从医初期,影像诊断在全国范围内的参考资料都比较匮乏,宋大庆主任当时学习是通过直接将国外课本及杂志的知识和理念翻译过来的,老教授的这种认真钻研态度深深影响和感动了她,这对她的职业生涯影响颇深。身处省肿瘤医院的平台上,对于身体各部位肿瘤的相关诊断王艳艳都有所涉猎,2005年开始,技术逐渐成熟的她就不断总结遇到的病例,并在各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这些经历让她成长迅速,也形成了她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工作方式。
“经验”和“学习”都是王艳艳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患者体量巨大,在庞大工作量的背后,也是极其丰富和珍贵的病例资源。随着影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仪器的精细度和清晰度在不断提高,这对影像学科的医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技师来说,要经过严格培训才能扫描出标准的图像,为医生的诊断提供质量有保障的图像;而对于医生来说,更要针对先进医疗设备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让“思想”比“机器”先进。王艳艳时常鞭策自己更新学科内最前沿的信息。每当遇到一些疑难病例,她仍然像是刚入行的新人一样,保持着一贯的热情,查资料、多请教,不断丰富和充实着自己的经验。王艳艳谈到,科室里经常会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每个人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吸取新的养分,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她经常加班翻阅大量影像诊断学病历资料,把图像和诊断报告对照起来学习,并和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丰富自己的诊断经验,提高影像诊断水平。王艳艳表示,医生们要借助于日益先进的设备提升技艺,但绝不依赖于仪器,要有清晰的思考能力,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积累经验,为临床提供较为精准的诊断。
“读片子”是工作,但工作不仅仅是“读片子”
很多人认为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机器打交道,和患者的沟通并不多。但王艳艳说,这早已是过去时,与时俱进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核磁CT室的医生,王艳艳十分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因为任何诊断都(下转2、3版中缝)(上接第3版)离不开临床,患者的一些临床反应也会为影像诊断提供很多资料和依据。
她举例道,假如有一个肝病患者来进行检查,医生首先要了解他是否有肝炎病史。但就山西的情况而言,很多人并不会定期进行体检,自己是否患有肝炎也并不知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患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家族病史。如果其家族有肝炎病史,这位患者的肝上病变则会高度提示为肝癌,再结合影像特征,其疾病诊断工作就完成了大半。这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需要医生更多的了解患者,沟通无处不在。
王艳艳为人温和,说起话来柔声细语,是个适合倾诉的对象。她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患者时常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病情本身,还常常涉及一些生活问题。聊天本身就是一个让患者放松的过程,通过与患者交流,医生能获取到不同的信息,常常对于病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日积月累的经验告诉王艳艳,一个人的情绪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例如胰腺病患者,性格偏内向的可能性较大,不愿意和人多交流;肺病患者有可能经历过大喜大悲的情绪“过山车”。这些发现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经验总结的结果。单纯的影像片子能看到疾病,但这种单一的判断现在已经进化为一种综合诊断。王艳艳强调,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影像医生也需要静下心来和患者多聊聊,抽丝剥茧地了解他的情绪,从细节之处找到患病诱因,抓到关键点,再结合影像的预警和特征,做出相对更为准确的诊断。这样一名“有心”的医生,自然在工作中能够做出优异的成绩。
各取所长,综合诊断
随着现代医疗中临床治疗对于精准医学影像的需求逐步增加,如何让医学影像检查为临床医学贡献更大的力量,为广大群众谋求福祉,一直是影像科医生们不懈的追求。近年来,医院各科室通过多学科协作讨论的方式,共同研究医学影像多学科协作的新方向,推进医学影像技术服务临床的能力。
影像学科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都被人们所知晓,但没有一种影像检查是#的。例如,有些肿瘤患者转移灶先出现,传统影像检查方法无法查出原发灶,这时利用PET/CT就有可能查到;但是一些几毫米的小息肉问题,做较为简单的超声就可以发现,这是互补的。王艳艳表示,(下转1、4版中缝)(上接2、3版中缝)无论核磁、CT、放射、超声等多种影像学科,没有哪种方式占有#的优势,而是需要综合看待,同时各个科室也会经常互相交流,尤其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更是这样。不同的影像技术有不同的长处,要有宏观、综合的观念,并结合其临床表现,才能做出精准的判断,为患者带去#的治疗方案。同时,医技需要临床的支持,临床需要医技协助,注重精细化服务,提升医疗质量,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是核磁CT室全体同仁的使命。
王艳艳认为,想要当好一名称职的影像科医生,还必须要具备医者仁心的情怀、严谨细致的态度。二十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习惯,让她对每一张经过自己手处理过的影像片子,都能做到认真细致,诊断时从不大意。作为科里的骨干力量,王艳艳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要做好科室的技师培训、辐射防护宣讲等工作,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为科室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出一份力。
同时,王艳艳提醒大家,肿瘤防治重在“早”。从前人们提到CT都觉得有辐射,心生排斥,但以现今的技术手段来说,早已是低剂量的筛查,是从前辐射量的十分之一,正常体检都在安全的辐射范围以内,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还是要对肿瘤的早期筛查重视起来。
生活、工作中的王艳艳,温柔恬静,心胸豁达,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医务工作者,她时刻秉承没有最满意的服务,只有更加努力的付出为目标,在她挚爱的影像学事业中执着追求,勇攀高峰,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