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新闻动态】聚焦食管癌微创诊疗:我院胸外科举办第六期全国培训班
3月26日至2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成功举办“第六期全国食管癌微创手术观摩培训班”。来自北京、重庆、云南、陕西等10个省、市的11位三甲医院胸外科骨干医师齐聚太原,围绕食管癌微创手术的规范化诊疗展开全方位学习。活动通过多学科讨论(MDT)、专题讲座、及手术直播观摩等形式凝聚学术力量,全面展示了我院食管癌诊疗的规范化流程与技术创新成果。
开班仪式上,我院胸外科主任廉建红教授对全国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讲到,我院胸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微创技术覆盖率达87.52%以上,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共享与经验输出赋能学科发展。廉建红教授期望学员们深入学习规范化手术流程,注重技术细节的打磨;积极参与多学科协作探讨,共研学科发展新方向;同时将前沿技术转化到临床一线,携手推动食管癌微创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随后,病区主任郑康教授介绍了学员构成情况,郑光华教授详细介绍了医院胸外科的发展历程及学科地位。
培训首日,胸外科团队以一场多学科讨论(MDT)拉开培训班序幕。学员与专家围绕一周收治的食管癌病例,内容涵盖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策略、术后并发症处理等典型病例。大家就不同的诊疗方案展开激烈辩论,通过多维互动,从实际病例出发,深入到循证理论层面,充分凸显了 MDT 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中的核心作用。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环节,胸外科专家们进行专题报告。胸外科副主任张双平教授分享了《结肠代食管重建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与研究》,对比了胃代食管与结肠代食管的适应症差异,从供应血管、结肠代食管长度等方面,展示了复杂病例的重建技巧;刘陶东教授通过缝合演示,强调手工吻合在减少吻合口瘘中的优势;杜小祥医师以《食管癌双侧喉返神经淋巴结清扫》为题,结合“同心结构模型”理论和喉返神经淋巴结清扫手术视频,详细解读了喉返神经保护的操作要点。讲座内容紧密结合临床难点,学员们积极提问,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培训第二天,规范手术演示与微创技术全景展示将培训推向高潮。胸外科团队精心准备,成功完成 4 台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手术过程中,专家同步讲解手术入路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喉返神经保护及消化道重建等关键技术要点。术者借助高清影像实时标注解剖标志,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灵活调整手术方案,生动展现了个体化与规范化相结合的诊疗理念。此外,科室同期开展的17台其他胸部肿瘤微创手术,如肺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等,全面展示了科室在微创领域的综合实力。学员们在观摩手术的过程中,结合之前的理论学习,针对手术细节与主刀团队展开实时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技术要点的理解和掌握。
培训结束后,廉建红教授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他在总结时强调:“规范是技术推广的基础,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希望能与全国同行共同努力,持续推动食管癌微创技术进步,让更多患者受益。”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胸外科医师搭建了高水平的食管癌微创技术交流平台,更以规范化手术演示与多学科协作经验,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科室,胸外科将持续发挥技术辐射作用,通过常态化培训、多中心协作研究及标准化诊疗体系推广,推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未来,科室将聚焦“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探索食管癌手术的前沿领域,携手全国同行共同打造胸部肿瘤诊疗的新高地,为胸外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科普小知识/
结肠代食管手术详解
结肠代食管术,简单来说就是用结肠来替代病变的食管。当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切除食管时,为维持消化道的连续性,医生会选取患者自身的一段结肠来代替食管,从而保证患者能够正常经口进食。不过,这种手术操作复杂、难度高且风险大,堪称食管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方式。这是因为需要进行结肠代食管手术的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胸部和腹部的疾病,手术涉及胸、腹两个部位。部分患者既往可能还做过腹部手术,导致腹腔严重粘连,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
出诊信息
◆为北京专家
★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为省优秀专家,▲为学科带头人
预约方式:
(1)电话预约:114、118114;
(2)网上预约:健康山西App、公众号 ;
(3)自助机预约。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