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版 | 专业版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医心共筑】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三周年主题征文比赛 与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共成长:见证医疗进步,共筑健康未来

发布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编者按: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院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三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方位展现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成果,院党委举办了“我与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共成长”主题征文比赛。

  各党支部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踊跃参与。自活动启动以来,共收集作品160余篇。这些稿件均来自党员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的工作与学习经历,分享建设成就,讲述与医疗中心共同成长的故事,从多种形式和视角,表达了对医院的热爱与祝福。

  为确保评选的专业性与公正性,所有投稿作品均经过专家评审。专家们依据文章的思想深度、内容质量、写作水平等多方面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最终,一批高质量的优秀文章脱颖而出。现将优秀文章予以展示,以飨读者。

银奖作品

我与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共成长

见证医疗进步,共筑健康未来

——以心点灯,点生命之光

消化内科党支部

宋爱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护理岗位上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作为一名护士长,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与它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成立,是为了提高区域内肿瘤防治水平,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当我得知自己所在的医院将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时,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从那一刻起,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消化内科病人数量多周转快,病情复杂多变,护理难度大。作为科护士长,我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护理团队,是医疗中心高效运转的关键。我积极组织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护士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基础护理操作到肿瘤专科知识,从沟通技巧到心理护理,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通过定期的考核和竞赛,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

  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病房里,每天都上演着与生命赛跑的故事。作为护士长,我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其中,为重症患者置PICC管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位患有晚期胃癌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症患者王女士。她身体极度虚弱,由于长期的化疗和输液,外周血管已经严重受损,无法再进行常规的静脉穿刺。医生决定为王女士置入PICC管,以保证后续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

  接到任务后,我立刻组织PICC小组进行准备工作。我们仔细评估了王女士的病情和血管情况,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同时,我也向王女士和她的家属详细介绍了PICC管的作用和置管过程,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置管当天,我来到王女士的病房。王女士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不安。我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安慰她说:"别害怕,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置管过程顺利进行"。

  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我开始为王女士进行置管。我小心翼翼地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由于王女士的血管条件非常差,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不能采取正常体位增加了穿刺的难度。但我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一次穿刺成功,将PICC管置入王女士的体内。看到液体点滴通畅,各项生命体征也逐渐回复正常,患者家属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感激地说:"护士长,太感谢你了!这真是一条救命的管子啊!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次为重症患者置PICC管的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护士长的责任和担当。在患者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

  还有一位老年患者张大爷,他患有食管癌,身体非常虚弱。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无法经常陪伴在他身边,张大爷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了解到张大爷的情况后,我和护理团队的姐妹们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我们每天都会陪他聊天,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为他做饮食指导,帮他买可口的饭菜,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在他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会推着他到花园里散步,让他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的风景。

  有一次,张大爷突然病情加重,需要紧急抢救。我和医生们迅速展开行动,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张大爷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张大爷昏迷的日子里,我们轮流守在他的床边,细心地照顾他。当他醒来看到我们疲惫的面容时,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每天都在上演着温暖人心的故事。这里的医护人员们不仅用精湛的医术救治着患者,更在同事之间展现出了互帮互助的深厚情谊。

  2024年5月21日21:00点,一位胃癌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发生急性胃穿孔,当班护士忙得不可开交,压力巨大。这时,已经下班,但家在医院附近的3名护士得知此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赶回医院,和当班护士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她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建立静脉通路、氧气吸入、保持管路通畅、生命体征监测、联系手术室协调安排,安全转运患者,成功为患者争取到了最快的手术时间。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患者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当黎明的曙光洒进病房时,大家都疲惫不堪,但彼此心中却充满了感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担当和奉献。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我们不断创新护理模式。我们推行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每位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我们还开展了延续护理,为出院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和电话随访,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和自我护理。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在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许多挑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满足他们的需求。

  面对这些挑战,我带领着我的团队迎难而上。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改进们的护理工作。我们加强了与医生、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护理计划。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与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我看到了自己和团队的进步,看到了患者的康复和笑容,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深知,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用心去护理每一位患者。

  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随着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将继续带领我的团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一定能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