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版 | 专业版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健康科普】人血白蛋白使用常见误区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解毒、营养供给等功能。但是,白蛋白的使用存在很多误区,下面我们来看看。

1.jpg

  1白蛋白常用于哪些疾病?

  白蛋白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失血性创伤、烧伤导致的休克;

  脑水肿、颅压升高;

  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低蛋白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心肺分流术、烧伤、血流透析等手术或治疗的辅助;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白蛋白的用法用量

2.jpg

  白蛋白应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可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注意不能用注射用水稀释。开始时滴速缓慢,逐渐加速至每分钟不超过 2 mL。

  使用剂量由医师决定,一般因休克可直接注射 5 ~ 20 g,隔 4 ~ 6 小时重复注射 1 次。烧伤患者可根据公式估算所需剂量:

  所需白蛋白剂量 g =(所需总蛋白 g/L - 实际总蛋白 g/L) × 血浆含量 L × 2。

  例如:一个体重为 70 kg 的患者,要把总蛋白从 35 g/L 升至 50 g/L,需要补充白蛋白:

  (50 - 35) × (40 × 70/1000) × 2 = 84 (g)

  即需要输注 20% 白蛋白注射液 420 mL(50 mL:10 g/支)。

  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低蛋白血症时,可每日注射 5 ~ 10 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正常。

  3输注 10 g 白蛋白能升高多少血清白蛋白?

  健康成人体重的 4.5% 是血浆。对于一个 60 kg 的人来说,输注一瓶 20% 的人白蛋白 50 mL (10 g),在未分解前,能提高血清白蛋白 3 ~ 4 g/L。

  但实际上,输注后的白蛋白会随着时间、个体、疾病等因素而减少。

  因为:

  营养不良时,部分白蛋白会转化为能量;

  肾功能不全时,部分白蛋白会随尿液排出;

  原发疾病未改善时,部分白蛋白会渗漏到组织间隙。

  所以,输注白蛋白后,血液中留存的白蛋白量是不确定的。

  4使用白蛋白的注意事项

3.jpg

  不要冻结;

  有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摄入能量不足时,应先补充热卡;

  过量注射时,应监测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尿量、电解质、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指标,防止脱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妊娠期妇女慎用;

  过敏反应时,应及时给予皮质类固醇或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应缓慢肌注肾上腺素,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5临床使用白蛋白的 3 个误区

  白蛋白不是营养药物,不能改善营养状态和提高免疫力。白蛋白缺乏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人体蛋白,而且进入人体后需要分解代谢,半衰期长达 20 天。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加强肠内和肠外营养,氮源应选用平衡氨基酸制剂。输注大剂量白蛋白反而可能干扰免疫功能,因为白蛋白制剂中含有微量内毒素、血管舒缓素、微量 α1-酸性糖蛋白等物质。

  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不一定是输注的指征。血清白蛋白浓度与预后无关,提高浓度只能减轻症状。有指南推荐,只有血清白蛋白极低(< 15 g/L)的危重患者才需要输注。对于单纯的低蛋白血症,若无休克、腹水、内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一般无需使用。

  输注白蛋白后,不是必须静推呋塞米。但是对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浮肿患者,在提高胶体渗透压后,使用利尿剂可以快速消肿。对于肝肾疾病患者,可以先适当补充白蛋白,再使用利尿剂,可以促进水分排出,减轻心脏负荷。

  总之,我国临床上应规范使用白蛋白,避免滥用。医师应根据证据和患者情况,限制使用范围。科学合理地使用白蛋白制剂,可以节约医药资源,保护医患利益。

- 营养门诊出诊时间 -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8:00

门诊地点:门诊大厅二楼营养门诊

咨询电话:4651651(内线8100)

4.jpg

欢迎点击上方二维码关注医院临床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