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发生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的故事
编者按 《山西省肿瘤医院》从本期开始开设“讲故事,成风化人”栏目,邀请我院临床专家及医护人员与大家分享身边的故事,宣传医德医风。我们始终秉承“视病人如亲人,建研究型医院”的办院理念,践行救死扶伤的宗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医德医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树立医院新形象。
作为现代外科技术进步之一的代表,胸腔镜手术的应用比例、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医院胸外科的技术水平。目前,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的胸腔镜手术已经在全手术例数中占比过半,这意味着胸外科手术的较高水准。作为医院及山西省重点科室之一的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有何独到之处?
向着灯塔前行
胸腔镜手术被视为二十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胸腔镜手术是通过二至三个“钥匙孔”,在电视影像监视辅助下完成过去由传统开胸进行的操作手术。其本质与开刀手术的原理相同,但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入路、分离步骤、结扎与缝合方式以及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方式。胸腔镜手术相较传统开放式手术花费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感染几率低、对患者肌体影响小、伤口愈合快、术后生活质量高,对于年纪较大、身体耐受性差、采用传统开胸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更是一记福音。随着胸腔镜技术的不断优化和进步,目前已经用于胸外科各类疾病的诊疗,并取得了好的疗效,成为胸外科常用手术方法之一。以胸腔镜为先导的胸部微创手术已逐渐普及并成为今后胸外科发展的主流方向。
山西省肿瘤医院在胸腔镜手术方面居于全省领先地位,尤其在单孔胸腔镜手术方面可称得上是省内#。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明确方向,从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微创胸腔镜手术是方向,迎难而上,乘风破浪。
实战之中出“高手”
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在胸腔镜方面领先全省之处在于单孔操作。常规胸腔镜微创手术,也需要选择2到4个2-4厘米的操作孔来完成手术操作,单孔相较多孔在降低术后切口疼痛和胸壁感觉异常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对医生来说单孔手术操作考验更为艰巨,单孔手术操作平面不能成角,立体感、空间感降低等难度的升级,要求手术医生不仅需要熟悉胸腔内解剖知识,同时需要主刀医师熟练的胸腔镜手术功底,更需要扶镜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可称为“微创中的微创”。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高手”的领先地位是在不断地实战中成就的。
两个月前,胸外一病区接诊了一位76岁咳嗽且痰中有血的患者,经诊断确诊为肺癌,考虑到患者年龄大、肺功能差、传统开放式手术难以承受等因素,决定为其施单孔肺叶切除术。术前经过消炎、雾化等治疗降低了患者排痰量;在手术中,患者肺部弹性差、且肿瘤与胸壁粘连、手术视野不佳都为手术的成功增添了困难,在省肿瘤医院手术团队的努力下,单孔肺叶切除手术成功,且患者已康复出院。单孔的创伤令患者术后不适感大大降低,也让其术后家庭护理变得更为简单。
胸腔镜手术,一旦术中有出血情况,面临的就是重大抉择:做辅助小切口还是中转开胸?无论哪种选择最终都是要对患者的生命负责。为患者选择#的方案,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而是在扎实的外科理论知识和无数手术经验中“摸爬滚打”出的“老练”。2016年3月省肿瘤医院顺利完成了全省首例胸腔镜下剑突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第二例该术式的患者50岁,诊断为纵隔肉瘤,辗转多家省内大医院无果后慕名来到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虽有充分的术前准备,但因患者肿瘤与右无名静脉粘连,在术中剥离病变组织时引起了出血,孙诠主任当机立断采用先压迫再止血的方式,最后成功摘除6公分的肿瘤。“胸外手术接触的都是大血管,肺动脉、心脏……腔镜手术最怕的就是遇上出血,创口小对患者来说是受罪少,对医生来说是操作难度升级,每一台手术都是如履薄冰的困难前行”孙诠主任如是说道。
胸腔镜的“实战”经验累积,让医生们手术技术快速提高,胸外一病区的手术量也由2015年的508例,提升到2016年691例。“术中微创、术后早拔管,传统开放式手术平均需要12天出院,而微创的平均天数是5天”孙诠主任介绍道。“无数”的手术不断挑战医生的能力,也造福了无数患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
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孙诠主任在科室管理方面特别强调了抓青年医师的培养。“培养青年医师要抓紧,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成长”孙主任说道。大专业下培养亚临床方向,有意识地分类,例如胸腔镜肺癌手术和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分类,提升青年医师手术技术,培养出专业“能手”。轮流选派科内青年医师到北京、上海等地区医学技术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深厚的积淀是为了在手术台上与死神搏斗时多一份力气和底气。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有意识地培养青年医师已初见成效,2015年该科魏书庆获得全省食管癌胸腔镜手术比赛#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其用。积之于厚,发之于薄,勤于积累并精于应用。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一病区正是靠着每日繁琐工作的点滴积累,踏实了每一个前进的脚步,服务了无数患者。
文/霍仕俊 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