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旗帜鲜明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2018年5月31日 第六版
“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谆谆告诫。特权是#权力的一种表现,而“#权力导致#腐败”。哪里有特权,哪里就有不公,哪里就会滋生腐败。特权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腐蚀剂,不仅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直接侵蚀党和国家的制度根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成为当前正风肃纪的重要任务。
特权思想的根源
封建思想。封建社会讲究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其严格的等级制度,烙下深深的特权烙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绵延至今,其宗法制度、官本位、等级制度等封建糟粕,仍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不仅造就了一些干部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也滋养着特权思想生长蔓延。
享乐思想。一些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纪律、宗旨意识淡薄,认为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信奉“人生在世,享乐二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批评的那样:“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试想,奉行享乐主义的人一旦掌了权,怎么可能不搞特权、不腐败?
居功心理。一些干部认为自己对党、对人民、对事业有贡献、有功劳,搞点特殊也是理所应当的,吃点、喝点、用点、占点算不得什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便理直气壮地搞特权,心安理得地占便宜,以致进了监狱还不服气,觉得委屈。
炫耀心理。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干部及其家属有一种优越感,而且故意张扬、放大,唯恐他人感知不到,以别人羡慕嫉妒的眼神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富、炫爹而致引火烧身、东窗事发者不乏其人。
特权现象的表现
政治上的特权。一是用人上的特权。比如说任人唯亲、唯钱,提拔使用干部个人说了算,不酝酿、不协商、不讨论,一旦他人插手干预或有不同意见,就视为对个人权威的挑战。二是决策上的特权。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头脑中没有集体领导的意识,没有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凡事个人说了算,听不得不同声音,容不下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有的做决策心血来潮或出于个人利益,盲目上项目,出卖公共利益,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自己却拍拍屁股走人。
经济上的特权。一是搞权钱交易。有的利用管理权、审批权、执法权为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还打着“扶持企业发展”这个冠冕堂皇的旗号。二是通过亲属利用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捞钱。有的领导干部让亲属在前台经商办企业,自己则做后台老板,利用职务影响揽工程、做项目、搞买卖。更隐蔽的连亲属都不挂名,而是让毫不相干的人挂名,钱挣得无声无息、无痕无迹。
行业上的特权。就是通常所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如,管电的可以不花电费,管医院的可以不花住院费,管学校的可以不花择校费,管交通的可以不花违章费,管高速公路的可以不花过路费,等等。
生活上的特权。一是在住房、乘车等待遇上超标准;二是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职权便利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在入学、就业、提拔、办事等方面拉关系、走后门,等等。
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对策建议
靠教育。切实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纪律规矩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俭与奢、苦与乐、亲与清的关系,严格约束自己,严格家教家风,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靠改革。历史上任何一项利益大调整都靠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就革除了奴隶主贵族和地主官僚的一些特权。我们的改革也是在不断地革除一些人的特殊利益,比如取消公职人员的福利分房,取消对高级干部的特供,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所以,解决特权问题的根本出路还要靠改革,将特权赖以生存的土壤铲除。
靠制度。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有效防止有权任性。
靠监督。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起来,形成监督的制度合力,特别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当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应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让干部的特权行为、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靠公开。公开是最有效的“防腐剂”。财务公开了就难以胡花乱用了,低保对象公开了就难以优亲厚友了,招投标公开了就难以搞暗箱操作了……将权力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治百病。凡是敢出来晒的,就是有接受监督的勇气;而那些不敢拿出来晒的,很可能就是心里有鬼。
靠惩治。惩治是最有效的预防。如果耍特权即遭处理,搞腐败即受查处,那谁还敢去触碰“红线”?特权问题之所以禁而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查处不严,从而产生“破窗效应”。所以,在治理特权问题上,要坚持严肃惩治,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作者王长久系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