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版 | 专业版 | 下载中心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版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新闻动态】九旬老人直肠癌手术闯关成功!我院结直肠外科挑战高龄手术禁区

发布时间:2025-04-29
字号: + - 14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上演“高龄生命保卫战”——成功为两位分别91岁、92岁的超高龄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性手术。在多学科团队保驾护航下,两台高难度手术均在90分钟内完成,出血量不足50ml,患者目前已康复出院。这场突破年龄禁区的生命奇迹,标志着结直肠外科在高龄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九旬老人同患直肠癌

  多学科联手制定“生命护航计划”

  患者张奶奶(91岁)和患者李爷爷(92岁),分别因便血、排便困难确诊直肠癌。碰巧的是,两位老人于同一日慕名找到我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刘海义,寻求手术帮助。两位老人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评级均达IV级(最高危)。主任刘海义接诊后,立即启动“高龄肿瘤患者多学科诊疗(MDT)”机制,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肺功能室、呼吸科、消化科、营养科等六个科室专家,围绕心肺功能储备、术中风险控制、术后快速康复等核心问题展开论证。

  “传统观念认为年龄是手术禁忌症,但随着精准评估技术和围术期管理的进步,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刘海义主任介绍,针对两位老人的复杂病情,团队量体裁衣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

  90分钟“毫米级”手术:

  在“生命雷区”精准排险

  4月20日,两台手术在同一日先后进行。麻醉科杜轶鹏副主任、王宏医生,以及重症医学科段燕主任、魏苗医生组成专门团队,全程守在手术室内。他们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时刻盯着监护仪上的各项数据,密切关注两位老人的心跳、血压等身体指标,确保手术过程中老人的身体状况始终稳定。

  刘海义主任主刀,姜慧员副主任医师、王毅主治医师、郭宏伟医师为助手,手术团队默契配合,精准操作。刘海义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对每一个步骤都了然于胸。姜慧员副主任医师和王毅主治医师作为他的得力助手,他们的眼神交流和手势传递着无声的指令,确保手术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团队借助3D腹腔镜的立体视野,将肿瘤切除范围精确到0.5mm,同时完成区域淋巴结清扫,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以便术后尽快恢复各项正常生理机能。两台手术均在90分钟内顺利完成,出血量分别为35ml和40ml,刷新了我院90岁以上直肠癌手术的“微创纪录”。“高龄患者的手术就像在薄冰上跳舞,每一步都要计算到毫米。”参与手术的姜慧员副主任医师表示。

  术后5天顺利转出ICU:

  全周期管理助力九旬老人闯过术后危险期

  术后即刻,两位老人被转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一对一”特级护理。段燕主任团队精心照料,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够平稳度过危险期。奇迹在精心照护中悄然发生,术后24小时,两位老人自主咳痰能力恢复;术后48小时,肠道功能苏醒并排气;术后第3天,能进食水和少量流食;术后第5天,两位老人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没想到92岁还能闯过手术关。”李爷爷的儿子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感慨道。

  突破年龄极限:

  诠释“健康守门人”使命担当

  结直肠外科护士长宋丽娟带领护理团队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康复计划:每日协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监测切口愈合情况、提供营养膳食指导,并针对高龄患者易出现的焦虑情绪展开心理疏导。两位老人恢复速度远超预期,进食正常、排便通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已痊愈出院。出院前,医护人员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出院指导方案,并安排了定期随访,确保出院后仍能得到持续的健康管理与照顾。这两台超高龄手术的成功,不仅刷新了我院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年龄纪录,更标志着我院在“高龄肿瘤外科”领域构建起涵盖“精准评估、微创技术、快速康复”的完整诊疗体系。

11.jpg

  此次生命奇迹的背后,是我院“多学科协作”“全周期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6个科室的无缝衔接、20余生项监测指标的精准把控、70余次护理操作的规范执行。这场与年龄的“硬核较量”,不仅为高龄肿瘤患者点燃生命希望,更彰显了我院在疑难重症救治领域的雄厚实力。随着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医院正以技术创新为笔,在“健康山西”的画卷上书写着“生命至上”的动人篇章。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