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
【新闻动态】筑牢超声诊疗安全防线 构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我院超声科开展医疗纠纷防范专项培训
4 月 22 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超声科,针对超声检查领域医疗安全风险点,组织开展“超声诊疗安全风险防控”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得到医务科主任郝志英的大力支持,她在前期筹备中多次强调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培训特邀山西和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张海峰、院内医务管理专家阎书虹授课,超声科全体医护人员参训,着力构建“技术、沟通、管理”三位一体的纠纷防范体系,全面提升科室医疗安全水平。
案例教学:剖析纠纷风险场景
张海峰主任以近年全省受理的超声相关纠纷为样本,结合“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与血栓复发”“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肢体缺陷”“妇科超声扫查受限”三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复盘、风险剖析、互动研讨等形式,深入解析诊疗过程中的法律、技术及沟通风险点。他强调,超声诊断需严格遵循执业资质要求,当检查结果与前次诊断存在差异时,须仔细核对;若遇检查显示不清的情况,应及时建议进一步检查。他特别指出,医务人员需将医患沟通贯穿诊疗全流程,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专业能力、规范的报告书写水平及敏锐的法律风险意识。
“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细节。”一位参训医师表示,真实案例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严谨对待每一例检查的重要性,也对风险防范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管理视角:解析核心风险要素
医务科阎书虹从医院管理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医疗纠纷的核心风险点。她强调,医患沟通应秉持“尊重、理解、解决问题”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精准把握医疗告知的时机、对象、内容及方式,避免因告知不到位引发纠纷;针对有创检查,需与临床医师充分沟通,严格把控适应症,确保诊疗方案科学规范。
超声科主任苗润琴指出:“防范医疗纠纷不仅是化解矛盾的手段,更是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全体医务人员须将风险意识融入操作细节,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体系构建:打造全方位防控网络
苗润琴主任在总结中提出构建“技术过硬、服务优质、管理闭环”的防控体系。她强调,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需从多维度夯实医疗安全基础。具体而言,要充分认识纠纷防范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将纠纷防范能力纳入医师定期考核指标,推动科室从被动应对纠纷向主动防控风险转变,树立全员风险防控意识,为医院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培训标志着超声科诊疗安全管理的全面升级。通过强化技术操作规范、深化医患沟通机制、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科室正着力构建有温度、有保障的超声诊疗环境,为守护患者健康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