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版 | 专业版 | 下载中心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版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新闻动态】再突破!我院胸外科毫米级微创成功切除12cm 复杂后纵隔脂肪瘤

发布时间:2025-03-21
字号: + - 14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庄晓飞主任医师团队在科主任廉建红指导下,成功为一名患有复杂后纵隔巨大脂肪瘤的患者实施高难度肿瘤切除术。手术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微创技术,精准剥离与血管神经紧密粘连的12cm×8cm×6cm 肿瘤,实现“零损伤”切除,患者术后一周康复出院,标志着我院胸外科微创技术再攀新高峰。

14.jpg

  患者肿瘤位于后纵隔,体积庞大且与周围组织关系复杂:肿瘤完全包裹奇静脉,分离时易引发致命性大出血;与迷走神经形成致密粘连,损伤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长期压迫使食管壁菲薄如纸,术中穿孔风险极高。

15.jpg

  面对如此复杂的手术局面,廉建红主任指导手术团队创新性采用 “四步攻坚”策略:术前运用增强CT+MRI三维重建技术构建肿瘤与血管神经的3D立体模型,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术中借助胸腔镜10倍放大成像系统实现血管神经的精细分离,采用4cm小切口辅助离断奇静脉,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前,手术团队独创了“食管支撑术”,预置胃管强化食管支撑;术中实施“食管壁零损伤剥离术”。手术过程中,团队借鉴食管癌手术经验,成功保全迷走神经肺支,避免了术后呼吸功能障碍。庄晓飞主任医师表示:“此类手术如同在精密机械中操作,需要毫米级精度与多学科协作的完美结合。”

  术后病理确诊为良性脂肪瘤。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次日自主下床活动,疼痛轻微,自主行走无碍;术后7天顺利出院,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随访显示食管功能及心肺功能均恢复正常。

  纵隔是胸腔内包含心脏、大血管、食管等重要器官的区域。纵隔肿瘤多为良性,但因其位置深、生长隐蔽,易压迫邻近组织引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症状。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

  本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我院胸外科在复杂纵隔肿瘤治疗领域的领先水平,也为同类疾病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范式。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