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版 | 专业版 | 下载中心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版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消息

【专题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奋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5-02-14
字号: + - 14

4.jpg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推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全面把握。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就要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学深悟透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学有所悟、融会贯通,不断推动文化强区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这一重要思想包括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些重大创新观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的重要体现,极大拓展了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必须强化系统学习、整体把握,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全面学习掌握其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这一重要思想包括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等等。这些战略部署,全面铺展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整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深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锚定文化强区建设目标,加强对文化领域建设的总体规划、安排部署,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论。这一重要思想揭示了各领域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文化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比如,“六个必须坚持”以及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比如,在舆论宣传上要求把握好时度效,善于做上乘的宣传、“看不见的宣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等等。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环境、对象、范围、形势的变化,不断深化对各领域工作规律性认识,积极谋划和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深刻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西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平稳向好。

  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伟蓝图来看,必须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西藏各族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在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层面仍较匮乏,主流思想价值培塑有待进一步加强,宗教消极影响仍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不断向现代化迈进,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从实现西藏改革发展稳定的内部条件来看,必须形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西藏生产力布局较为分散、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落实“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还有差距,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有许多制约因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团结力量的作用。

  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任务来看,必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西藏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传播普及办法还不多,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还有待深化,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利用效率还有待提升,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攀登仍然乏力,现代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体系有待健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力度还不够,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等等,需要有效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从反分裂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形势来看,必须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各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长期以来敌对势力针对我意识形态领域的颠覆渗透无所不用其极,反宣渗透、干扰破坏从未停止且变本加厉,反分裂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需要时刻保持警醒警惕,增强忧患意识和斗争本领,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从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冲击挑战来看,必须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掌握运用。网络空间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敌对分裂势力长期利用网络散布和传播损害党和国家形象、攻击党的治藏方略政策的反动言论,网上舆论斗争形势日趋复杂而严峻,需要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赋能,提升管网用网治网的能力和水平,善用新技术新应用扩大舆论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

  聚焦重点任务,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把握新方位新坐标。西藏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锚定文化强区建设目标,切实打牢共同团结奋斗和反分裂斗争的群众思想基础,不断铸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的文化新辉煌。

  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发挥全民性宣传教育体系作用,既在学理化阐释上深耕,又在大众化宣讲上着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润心工程,推动理论研究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项目全面实施,形成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宣传普及,探索建立基层理论宣讲新模式,评选优秀基层宣讲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工作主线,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宣传教育,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程,打造“高原红石榴”等群众教育实践品牌活动,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深刻揭批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宣传阐释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国内寻访、金瓶掣签、中央批准”的重大原则,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全民文明素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协同推进,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继承和发扬“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功能,持续开展树立农牧民新风貌、“书香西藏”全民阅读等活动,广泛开展“争做西藏好网民”“文明西藏”等专项行动,推动移风易俗。积极推广运用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基层通讯员群、服务群众微信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群、三级应急广播平台等于一体的宣传教育体系,有效打通宣传、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文化惠民利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实施新时代西藏文艺创作质量提升、文化惠民和“美丽西藏 可爱家乡”优秀文化产品乡村供给工程,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水平,用好西藏大剧院、西藏美术馆、拉萨中心书城等展示平台,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在理念、方法、手段、载体、机制上创新,全面落实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举措,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正确处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聚焦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良好形象。坚持国家站位、立足全球视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健全外宣专项工作机制,用好西藏国际传播中心,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和载体,着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用国际化语言和表达方式讲好新时代新西藏故事。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扩大对外文化交往交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西藏发展论坛、“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等外宣品牌效应,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提高人口素质、有效凝聚人心、加快人才培养。解决好事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人心、人才问题,全面提高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把广泛凝聚人心贯穿文化建设发展始终,夯实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持续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建设文化领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扎实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以人的全面现代化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新篇章。

  医院地址

  院本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

  南院区(乳腺诊疗中心):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