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党员巡礼(之一) 言传身教的“党员妈妈”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向党献礼,本报特策划“一线党员巡礼”专题专栏。栏目将从今年三月至十二月连续刊登十期,每期选择一名院所一线党员,讲述他在医院发展、医疗工作中的故事。以此弘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院所营造百舸争流,奋楫争先的氛围,引导广大党员把初心落在行动上,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王海蓉,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1990年到山西省肿瘤医院工作至今,曾任手术室副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现任住院部副主任(主持工作)。
王海蓉自20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她便一心向党,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在生活中她古道热肠,在家庭中她温柔敦厚,切实用自己的言行体现党员的身先示范,并把热爱党,忠诚于党,服务于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王海蓉用自己对党的赤诚之心,传递着坚定的红色信念,用言传身教让孩子知道内心有善良,肩上有使命,心里有群众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王海蓉在工作中总是带头冲在前、干在先。在她刚调任住院部副主任#年,就遇上了新冠疫情。她#时间报名赴武汉前线支援,但是院领导从大局出发,考虑到医院同样需要坚守,将王海蓉安排到了医院的#线。住院部是患者住院的#站,她为了守好线,勇于担当、善于作为:重新梳理工作思路,公示疫情期间入院流程,逐一筛查,逐一看码,逐一测温,逐一询问流行病学史;设置单通道式体检,避免病人走回头路,减少院感的发生;优化急诊、发热病人入院流程,未排查前要求入住隔离病房,坚持追踪排查结果;加强筛查从中高风险地区的来院患者,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行程,做好登记,及时与病房保持沟通。根据疫情情况,与新冠疫情办公室先后更改六版承诺书,从最初的简单内容到最后增加健康码、行程码、国外行程、核酸检测等关键相关信息,为医院守好大门,#上减少隐患,保证医院的安全。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王海蓉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深知早癌宣教的重要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及时防治,她组织发起了健康传播活动。专业的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碰撞”,擦出了生动的事例和风趣的言语火花,让防癌抗癌知识变得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早癌宣传意义重大,我已经救了两个人了”,王海蓉的自豪来自于两位讲座受众。一次在工信厅的肿瘤早期筛查讲座,引起了一位60多岁退休阿姨的注意,讲座结束,阿姨主动找到王海蓉,“我听着那些癌症诱发因素,感觉我都有接触,我还有刺激性干咳的症状,我是不是需要去查查?”王海蓉先安抚了阿姨的情绪,然后两人留下联系方式,在王海蓉的帮助下,阿姨通过CT筛查出早期肺癌。因为发现的早,通过手术阿姨康复出院,且无需后续治疗,仅需按时复查即可。另一位40岁的男同志,也是因为听了王海蓉的讲座,通过PET/CT检查,确诊为早癌。一次早癌的发现就是一次生命的挽救,也是对一个家庭幸福的维护。热心肠、爱助人,王海蓉身体力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王海蓉喜欢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一方面能让孩子见多识广、开阔眼界、了解历史,另一方面让孩子汲取智慧、把握当下、继续前行。不论是清明节带着孩子前往双塔寺扫墓,或是鼓励孩子参加医二代垃圾分类志愿者。王海蓉教会孩子的是铭记历史,勇于担当。在孩子眼里妈妈就是最美的奋斗者,2018年王海蓉探索乳腺癌患者社交回避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获得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的#课题奖励。孩子看到奖项悄悄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一张奖状,配文:我#的母亲。千言万语不如身先示范,妈妈的热情、认真、实干都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范例,在王海蓉的影响下,儿子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14岁时还曾在山西博物院当志愿者讲解员。言传身教让红色血脉延续,梦想为舟,奋斗作桨,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