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 第28期

传统中药器具“药碾子”

  中医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之相伴的中药制药器具同样复杂多样,历史悠久。

  一个药碾子,是一个悬壶之人必须修炼的禅道。药碾子靠碾轮在碾槽里不断滚动而把中药碾成粉末,中间宽敞,两头收紧,像一只驮着岁月的小船,行走于悬壶的湍急河流。它与白芷附子木香等卑微的草木深切接触,也与鹿角阿胶人参虫草等名贵之物深度亲昵,它所有的斑斓和斑驳,无色又无味。

12500561_副本.jpg

  药碾子据说是华佗所创,为中医传统使用工具之一,很多老中医当年跟师的#步就是碾药,碾药不是什么好玩的游戏,而是需要蹲在那里重复做一个机械的动作,碾药过程中必须保持好压力与频率,否侧很容易把药弄到外面,一次碾的药材不能多,多了碾不开,所以其效率慢。但是,它也有它的好处,就是便于控制,能够做到想要的性状,相比电动研磨机,药碾子不挑药材也更适用于小剂量药物碾磨。

  药碾子是基础的制药工具之一,历史悠久,用于中医碾药,中药铺制药的药碾子,学名惠夷槽,惠是赠,合救命报恩之意;夷是平安,表示把你的伤治好化险为夷;槽,碾药之器。据传与华佗行医有关。古代药碾有石制、瓷制、铜制等,一般由碾槽和像车轮的碾盘组成。院史馆收藏的铁药碾子还有手动摇杆。

  药碾子作为中药炮制的工具之一,“炮制”一词据说起于“炮炙”,“炮”指的是把药物埋在火灰中直到焦黑,“炙”指烘烤,原本的植物或动物药材需要经过炮制才能用来熬药,炮制方法不同,药物的药效也会有所不同。

  据说直到汉代,吃中药都是名副其实的“吃”中药,把固体药材直接吃下去,到东汉末年才开始像我们现在这样煮水来喝,后世又渐渐发展出了药丸、药粉等等用法。而炮制中药的方法也不是上古时候忽然出现的,也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发展的,近现代常用的炮制方法被归纳为烘、炮、炒、洗、泡、漂、蒸、煮“八法”,有时还加入酒、蜜一类的原料以改变药性。

1953347753_副本.jpg

  解除病痛的药材饮片,如:赤小豆、酸枣仁、白寇等,就是通过推动铜磙在碾子槽中来回压碾研磨,使药材饮片分解、脱壳,用它配置的中药饮片具有良好的药性作用。

  过去中医的制作过程十分细致,现代大多是机械化、塑料化生产。药碾子也逐步被研磨机替代。尽管如今新一代中药研磨机广泛应用,但是古老的中药碾子仍在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械生产相对传统手工来说更加符合大众需要,但传统的制药手艺是中医药学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更值得我们去了解、铭记。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