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 第98期

不负韶华逐梦前行 勇担使命铸就新功

  编者按:

  在这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全体同仁奋勇前行,共同经历了无数难忘的时刻。我院召开年终考核及表彰大会,回顾过去一年的辛勤耕耘,表彰那些在各自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同事们。

  过去的一年,是医院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院干部职工同舟共济,为建设高质量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辛勤付出、无私奉献。本次表彰大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激励。我们相信,通过表彰先进,分享经验,能够激发更多干部职工的无限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共同满怀期待与激情,继续不畏困难,发扬优势,携手并进,再创辉煌!

  赫捷院士在我院2023年度科室年终考核大会上的讲话

  很高兴能够再次来到山西,和大家共同聚会,共同总结过去一年我们的工作,共同见证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的阶段性成果。

  过去一年,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关心爱护和充分的肯定。特别是过去一年刘国中副总理、何维副委员长、杨震副主席以及各级领导到山西、到医院来亲自视察,使我们倍受鼓舞。在此,我也代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向区域医疗建设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山西医院的全体干部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

  肿瘤防治“国家队”落地山西,积极践行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使命,努力提升区医疗中心建设的水平。在过去一年医院启动科教培育基金、成立了GCP病房、三个诊疗中心、获批山西质子规划等等。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走出的创新模式,也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人民群众享健康、谋幸福、促发展的具体体现,更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建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举措,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的一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将继续全面紧跟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展,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质量控制为要素,继续推进山西医院学科发展、医院壮大、肿瘤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借此机会,我就2024年工作提几点想法:一是真抓实干,全力推进阶段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指示,把握契机,充分把给予的各项政策落实好,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前已进入中期阶段,要继续对标一流抓落实,提质、提速和提效,确保医院建设在既定轨道上持续前进,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二是加强管理,继续落实“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紧紧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实事求是,开拓思路,锐意进取,针对疑难重症开展攻关,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加强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系统集成落地,向着高精尖方向努力,把专业做大做强,在科研、人才、学科建设等方面继续提升。专业和学科建设永远是医院发展的主业,要在这方面常抓不懈,稳步推进。三是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每位同志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发挥医院优势特色,使患者近距离的享受“国家队”的优质医疗服务,让职工感受到“国家队”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展望2024年,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纵深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把心思凝聚在发展中,坚持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奋发有为的作风不懈怠,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同舟共济,趁势而上,全力推进山西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建设做出更大成绩,为山西3400多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出更大贡献。

  张波主任在我院2023年度科室年终考核大会上的讲话

  新年伊始,今天医院隆重举办年度总结考核大会。首先我代表省卫健委对一年来肿瘤医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赫捷院士、王锡山总院长,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专家团队倾力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向全院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致以诚挚问候。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纳入“建兜提”强医工程统筹推进。省政府出台36项政策保障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省卫健委积极协调、全力支持。在各级各部门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区域医疗中心步入了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作为我省4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承担着打造全省肿瘤诊疗防治高地的重任。过去一年,医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帮扶带领下,建成一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两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三个省级诊疗中心,引进应用新技术新项目54项,成功举办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对推动全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2024年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特别是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管理考核、高质量发展、医院国考绩效考核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借此机会我提四点希望: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瞄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5年规划,用好各项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重点任务如期完成。二是深化合作共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医院一体化发展机制,瞄准我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转外就医集中的病种,打造高水平省级癌症中心。发挥派驻专家作用,加速管理服务技术同质化,提升肿瘤诊疗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帮扶行动,深化肿瘤医联体建设,落实早诊早治项目,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是狠抓内涵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围绕“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加强内部管理、深化人事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体制。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绩效考核指标要求,推进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工作,强化以业务财务融合为核心的运营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四是要强化党建引领,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纠建并举,建立长效机制,始终紧绷安全这根弦,确保年终岁尾医院的安全稳定。

  预祝所有考核团队取得好成绩。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王锡山总院长在我院2023年度科室年终考核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的大会是对全院干部管理水平、工作成效的检阅和总结,也是对开年重点工作部署的动员和激励。

  2023年,在赫捷院士的亲切指导下,在张波主任的支持指导下,在北京专家的无私帮扶下,全院干部职工努力拼搏,团结奋进,医院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措施扎扎实实落地见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干部职工,感谢大家为区域医疗中心、山西医院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新的一年,医院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医院党建工作、重点工程项目、医疗质量提升、重点学科发展、质子中心推进、等级医院复审、科教培育基金、肿瘤规范诊疗、住培基地申请等,很多重点工作还需要我们共同完成,在此提四点希望:一是龙年起好步。当前医院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要站在医院全局发展的高度加快推动发展,干部要有拼劲,发展才有后劲。按照目标要稳、工作要冲、考核要压的要求,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在责任上落到点,对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增强各项能力和本领,锤炼干一行精一行的专业性。二是干部带好头。科室负责人要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找准科室发展方向,带头攻关克难,身上带着军令状,眼里盯着倒计时,手里拿着作战图,心中想着责任书。发挥宣传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作用,抓住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宣传窗口期,加大宣传、主动宣传、定向宣传,提升医院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品牌形象。三是科室强协作。不仅是科室间加强协作,更要加快同北京专家的交流合作,包括北京的科室和学科。充分用好北京专家的品牌优势、技术水平方面的指导作用,形成长效沟通交流机制,打造人员充分流动、工作机制统一、高度默契配合的团队。四是考核建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国考考什么重点抓什么,把体系健全完善。业务科室考核也要不断优化,多维度全面客观反映贡献度和业绩。把握运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势,主动争取各方支持来实现目标。五是工作抓落实。实干是能力,落实是水平,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是对干部政治品德、领导水平、工作能力最实际的考验。工作要部署到哪里就跟进到哪里,久久为功者进,持续发力者强,奋勇搏击者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医院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攻坚之年。全院要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起步,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共谱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华章。

  科技贡献奖项:

  省级重点学科团队:肝胆胰胃外科(马晋峰课题组),医学影像科(杨晓棠课题组),病理科(郗彦凤课题组)

  省级重点实验室:血液内科(苏丽萍课题组)

  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崔艳芬团队

  优秀论文奖:关旭、邢念增、于世平、郑健、辛磊、鹿晓庆、杨晓棠、刘挺、李嘉、杨喜花、梁书丰、杜丽、崔艳芬、杨斌、瓦斯里江·瓦哈甫、薛耀勤、蔡新凤、王成锋、李峰(科研科)、罗宁、张建平、刘美亚、张渤、卢宏霞、樊凡、陈永静、侯庆、马海霞、解立武、张建新、赵铭、康金秀

  临床重点专科奖: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病理科、胸外科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结直肠外科、放射治疗科、血液内科、临床护理、妇瘤科

  院长特别贡献奖:李宁、王鑫、韩雪冰

  2023 年度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病理科、放射治疗科、妇瘤科、血液内科、医学影像科

  2023 年度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优秀带教老师:连婧、张霞琴、曹云、关涛、王二娟、

  李峰(胸外科)、刘茂希、郭晋纲 、杜晨翔、杜娟

  优秀研究生导师:郗彦凤、杨晓棠、苏丽萍、田首元、 郝志英、白文启、于世平、张建新、杨喜花、马晋峰、李峰(科研科)

  2023 年度医保工作先进科室:

  一等奖:放射治疗科

  二等奖:消化内科、乳腺外科、妇瘤科

  三等奖:肝胆胰胃外科、胸外科、综合内科、神经外科、头颈外科

  2023 年度医保工作先进个人:

  王艳丽、沐婕、张丽、姜慧员、韩斐、李菁芸、雷敏、王春秀、吴洁、杜娟

  第六届“国之名医”:江波教授

  年终绩效考核奖:

  优秀科室:消化内科、结直肠外科、医学影像科、医保科、医务科

  先进科室:放射治疗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病理科、医院办公室、消毒供应中心

  表扬科室:中医科、综合内科、肝胆胰胃外科、头颈外科、超声科、科研科、人事科、党委办公室、工会

  鼓励科室:血液内科、乳腺外科、妇瘤科、麻醉科、介入治疗科、特需医疗部、骨软组织肿瘤科、重症医学科、洁净手术部、核医学PET-CT中心、检验科、内镜中心、护理部、临床营养科、 GCP中心、总务科、纪检监察室、病案室、药学部、体检中心、保卫科、宁养院、财务科、宣传科、教育科、中心实验室、设备物资科、审计科、输血科、实验动物中心、信息管理科、老干科、生物样本库、肿瘤防控办公室、基建科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