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药”死非小细胞肺癌“神秘杀手”在哪里?
58岁的张先生两个月前发现自己经常胸部疼痛,近日又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张先生在妻子陪同下,到医院经过系列检查后,被医生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张先生:“老听说肺癌、胃癌,知道是孬病,啥是个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起源于呼吸道上皮细胞(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首位。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类型,占肺癌总数的80%—85%,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分裂相对小细胞肺癌来说比较慢,扩散转移也比之较晚。
张先生:“我听说现在靶向药可顶用了,我能不能用?”
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症患者是靶向治疗的对象。靶向治疗是事先设定好针对特定癌症基因片段的配对片段,通过与特定基因片段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1.靶向治疗有选择性,有特定的靶点;
2.疗效明确,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化疗的效果;
3.安全性好,很少发生化疗常见的血液系统和神经毒性;
4.使用方便,口服靶向药物EGFR-TKI等小分子药物口服给药,可以居家治疗;
5.生活质量好,部分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等明显优势。
张先生:“我听说免疫治疗比较火热,啥是个免疫治疗呢?”
癌细胞因无法被免疫因子识别,使机体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杀死癌细胞,于是癌细胞在体内肆虐并无限增殖。
免疫治疗是通过免疫治疗药物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以此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作为一种新兴且热门的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实际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非常高,治疗前需通过检测生物标记物来预测哪些患者会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目前可用的肺癌生物标记物包括:PD-L1。最常用,如检测结果显示其蛋白表达越高,则免疫治疗的效果会越好;肿瘤突变负荷(TMB)。TMB越高,免疫疗法的效果会越好。
免疫治疗具有的优势:显著延长生存,且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由于免疫治疗的“武器”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药物只是起到一个衔接以及激活作用,因此药物副作用小。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是有计划、有顺序、有步骤的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个体化治疗就是在治疗方案根据患者个体进行调整。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调理等,因患者身体条件和病情进展各不相同,为保证治疗效果,综合治疗才是科学有效的治疗。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