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患者的灵性照顾

科普文章 2016-11-14

  一、健康的照顾者无法理解、靠近临终患者的灵性

  因为临终患者生命的终点在眼前,毫无抵抗之力,且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他们而言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绝境。 健康的陪伴者有着自己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社会功能,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与观察来体会、靠近临终者的处境与思想。 习惯生活在健康世界的人不知如何安慰临终者,当他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靠近照顾临终者,往往会让临终者感受不到心灵的共鸣。

  对临终患者来说身体的康复是没有希望的,但在患者的灵性层面可以有未来。 照顾者如果把自己当成是帮助的一方,意味着我们与临终者不平等,临终者要向处于优势的我们取得帮助。但是在面对死亡,开始灵性领域的探索,祈求获得灵性安慰的部分,临终者与照顾者是平等的。当我们放下伪装,承认自己在面对死亡时与患者一样的恐惧、无知。诚恳的面对临终处境,了解对于生命我们无法通过控制获得安慰,却可通过内心对生命的臣服,开始进入灵性的探索。

  这样的照顾者变成了祈祷者,学会与临终病人肩并肩祈祷,提供我们在灵性上与患者相遇的机会。

  临终者为我们显露着我们的将来,而我们对死亡总是有意无意的回避。做为健康的照顾者清晰地感受着濒死状态。心理会产生害怕、震惊、不能接受、突然顿悟、极大地喜悦或是心中很平静。病人的临终处境撼动着我们做为一个人的心弦,这是照顾者体会到灵性的重要时刻。我们与患者灵性相会的机会不是靠语言的沟通、也无法透过咨询技巧达成。要承认我们和患者一样面对临终有迷茫、寻求不到安置。

  二、灵性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灵性的体会依靠身体的把握和体会。我们无法制造灵性交会的时刻,这个时刻总是不期而然到来的。所以我们认为灵性是神秘的。

  因灵性经验未提升到语言层面我们不能通过设计将灵性照顾融入临终照顾计划,形成可评估的照顾指标;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命名它,无法透过概念知识去论述,让大家都掌握灵性,并将它普及。对照顾者来说,灵性的定义也不能提供灵性照顾清楚的方向。

  三、真正进入临终者的灵性会让照顾者觉得恐慌

  巨大的恐惧、觉得置身黑暗的漩涡、无边无际的苦难没有终点。照顾者与临终者灵性相逢会给患者带来彼此紧密联系的感觉,让临终者觉得他不再孤单受苦,但同样会让照顾者产生恐惧,不知如何避免自己与患者受这样的苦。

  面对患者愿意分享他们受苦的黑暗时,照顾者经常去中断。看着患者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想到的是未来自己经历将的痛苦。

  照顾者对临终者坦诚自己对死亡或者临终是没有答案的,这会让临终者从孤独的受苦中释放出来。我们不能够只寻找咨询技巧或是心理适应机制来回避临终者灵性上的问题。当我们愿意对生命臣服时,不再自大,才能学会向上祈求力量。

  四、临终照顾的内涵

  患者进入临终状态与健康世界的脱离使患者出现临终的灵性需求。陪伴临终者在灵性上做探索工作是临终照顾的重要内涵。知道死亡临近,患者出现全面的态度转换,我们称之为新生命价值的形成。新生命价值让临终患者对往后的生活产生决心,让他知道要怎样活,也是人愿意转向面对死亡之后的活。新生命价值产生,临终者灵性开始启动,让临终者仿佛获得另一个新鲜的生命,仿佛在穿过层层迷雾之后看见降落的跑道。

  共同寻找面对死亡的力量。当我们愿意承认一切技术无法挽回患者的生命,一切的技术对患者的灵性没有帮助时,临终处境孕育出的是照顾者心中的慈悲。在面对临终时不只是病人要寻找力量,照顾者同样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照顾者坦诚对死亡感到未知害怕,面对病人感到无助,只能向上苍祈求力量,让他可以有勇气面对病人。当他用真挚、慈悲的眼神轻轻坐到患者床旁,我们看到的是灵性相对,慈光显露。当我们用灵魂安慰病人,就好像一道光照进患者受苦的生命里。

  在临终照顾里慈悲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是接受什么。慈悲不会让病情好转,也没有效用。慈悲并不提供价值判断,也不会告诉人要怎么样做选择,慈悲是一种安宁的陪伴。慈悲的陪伴并不带来什么价值,但对临终的生命,没有价值的陪伴就是一切。

  临终者需要灵性照顾,在灵性照顾里照顾者所做的灵性照顾依靠的是他同样作为一个人的体会,不是依靠什么技术。在共同关系的处境下,照顾者要传递的是生命共同拥有的力量爱与慈悲。

  宁养院 牛润桂 孙岩萍